当前位置: 首页 >> 科院故事 >> 正文

砥砺奋进科研路 青春有为勇担当

——记河南科技学院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

2024年07月08日 18:47  (点击次数:

“bat365官网人工智能学院有一批本科生,他们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跟着团队老师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课题、做实训。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跟着老师连续几天不合眼,苦熬苦干,昼夜奋战,研发出国内首台(套)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的高度赞赏。”

——在bat365官网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党委书记宋亚伟在讲话中热情洋溢地肯定了人工智能学院学子的努力与奋斗。

这批本科生,是bat365官网人工智能学院蔡磊教授带领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的学生成员。该团队成立以来,先后吸引200余名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他们攻坚克难勇攀科研高峰,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

百折不挠,勇攀科研高峰

2015年,蔡磊老师带领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开始组建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没有实验场地,就把办公室腾出来,作为实验室;没有试验台和椅子,就把别人废弃的桌子、凳子捡回来,擦洗干净接着用;缺少人才,就千方百计动员本科生,积极参与团队;没有项目,就东奔西走,找项目、挖资源,哪怕是没有资金的横向项目,都愿意干。

孙乾坤是团队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从本科大一入校后,带着对专业浓厚的兴趣,被选入了科研团队。在这期间,让孙乾坤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跟随团队经过多次论证艰难拿下的第一个军工项目。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最大的感悟就是“做科研一定不要被一时的挫折而打倒,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退,对于我们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来说,必须要养成这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这股劲儿。”9年里,他就是凭着这股劲儿从一名本科小白,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博士研究生,先后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河南科技学院优秀硕士论文”。

正是团队对科研严谨细致、孜孜不倦的追求,先后承担并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JW科技委H863计划、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河南省委“13710”重大督办专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等省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其他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自主研发了构型可变AUV、立体空间攀爬探测机器人、自主割胶机器人等原创性智能机器人产品40余台(套),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科教相长,培育时代英才

团队坚持以“育人铸魂、创新明智”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推广党建引领下的“教学-科研-竞赛-实践-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积极引导本科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百折不挠的干事格局,树立胸怀天下、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培养攻坚克难、务实重干的担当精神,开阔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宽广视野。

2020级的王莹莹同学,是学院招收的人工智能专业的第一批本科生,也是学院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典型代表。她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科研兴趣、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无论寒暑,无论节假日,除了上课之外,每天8:00点准时到实验室、晚上10:30离开实验室,遇到重大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还会加班加点,这样的学习生活节奏王莹莹坚持了三年半。星光不负赶路人,勤奋的学习和刻苦的钻研,换来了硕果累累。她先后参与了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研发与应用、复杂场景下的巡检机器人、智慧水产养殖机器人等省级、市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荣获第二十一届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优胜奖、第二十二届中国区一等奖,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学习标兵、河南省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综合素质优秀的她也在2021年11月加入了党组织,并于今年考取了学院研究生继续深造。

截至目前,团队学生作为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主持获得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60余项;孵化创业公司2家。

服务社会,彰显责任担当

团队秉持“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的理念,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针对现有“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指定医护人员”采样模式存在的难题,依据“随时、随地、常态化”核酸采样的理念,蔡磊老师带领团队主持研发了人机交互咽拭子自助采样系统。2022年5月23日,省委书记楼阳生现场察看了采样系统演示,并指示要加快自助核酸采样智能化产品研发、应用。5月25日被省委列为“13710”重大督办专项。6月,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先后3次到校指导设备研发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为了尽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蔡磊老师带领王效朋、张炳远、牛涵文、王莹莹、孔二旗、陈朝辉、魏凯杰等团队成员争分夺秒、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队员们每天早上汇报研究进度,白天持续攻关,晚上进行当天总结。为了与时间赛跑,他们经常研讨到深夜,记不清多少次熬到凌晨三四点钟,困了趴在实验室的桌子上眯一会,然后洗洗脸接着干,大家始终坚信“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终于,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攻关、改良,团队先后攻关突破了不规则口腔内腭垂及咽后壁动态精准识别、口腔灰暗环境下腭垂自动捕捉、二维空间下的采样棉签与腭垂深度位置动态匹配等核心技术,并获批国家专利10余件。

2022年7月1日上午,首批自助采样设备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投放使用。7月23日,新乡市在27个采样点正式投放100台,2天内3万余名市民参与了采样,后续又投放3000余台。该设备实现了核酸检测可视化、动态化、实时化、自主化,有效缓解了人工核酸检测存在的交叉感染风险大、医疗资源紧张、采样时间场所受限等问题,在及时发现、精准防控疫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贡献了科技力量,得到河南省委、新乡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央媒持续宣传报道,并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的坚定信念,它不断激励着队员们既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更要自强不息,坚定执着,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添砖加瓦,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