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品牌 >> 双湖语轩 >> 正文

【第11期】李光磊教授:健康中国 食在当下

2019年10月16日 18:22  (点击次数:

 

 

 

10月10日晚7:30,bat365官网第十一期“双湖语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举行。本期“双湖语轩”以“健康中国,食在当下”为主题,邀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理事,河南省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委员,bat365官网食品学院副院长李光磊担任对话嘉宾,来自各学院的26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嘉宾感想  

首先,李教授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结合自身,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最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成就就是我们国家养活了14亿人口。并结合实际说明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1、人一出生就要吃东西,这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2、吃饭是为了生存,人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就来源于我们吃的饭。所以不吃饭我们人就没有办法生存。

3、主食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进入体内才能产生大量的葡萄糖,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这就是饭的作用。

其次李教授从两个方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从饥荒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粮食富裕的历程:

遇到的困难:1、当时中国政府面临的吃饭问题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

           2、中国人民巨大的粮食需求。

取得的成就:1、到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吨增长到3.048亿吨。

           2、1984年,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3、201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为13158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为472公斤。

最后李教授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嘉宾微语录

1、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饥饿史。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2、中国的农民起义,比西方的多得多,很多原因是粮食问题。

3、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我们现在是“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果盘子”多彩。实现了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4、要想吃的健康,一方面科技工作者应该生产出健康的粮食,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普及一些营养学知识。

5、你们选择了食品学院那么你们所学到的知识永远不会用不到。

 

                                     嘉宾简介

李光磊,男,汉族,1970年4月生,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理事,河南省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委员。

长期承担《淀粉科学研究进展》、《面点工艺学》、《食品分析》等研究生、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良。河南省烹饪与营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河南科技学院烹饪与营养教学团队主持人,烹饪与营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

长期从事淀粉科学、烹饪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变性淀粉、抗消化淀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

                                     嘉宾互动

问1:如果用食物的生长过程或烹饪过程比喻一个人的人生,你会选择哪种食物?

答1:对我们本行来讲,这个粮食,它的生长和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水稻,春小麦和冬小麦其实是不一样的,在生长过程中,它的生长期越长,它积累的东西就越多。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平时你自己充电,充电,充电,电量越足,你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人也好,万物也好,都遵循一个大道。

问2:现在社会流行人工智能,它如果和食品碰撞,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2:人工智能或者说科技发展这一方面已经严重影响到食品的发展。现在有一个很热的词叫“人造肉”,它是实验室、工厂做出来的肉,而我们吃的肉是养殖出来的。科学家现在在想能不能在工厂里边模拟一个光合作用,把粮食生产出来。半路生产可能会解决一些粮食问题,解决一些人们吃饭的问题,但是它跟正常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是有区别的。

问3:到底应不应该“抗糖”?“抗糖”食品有没有可靠性?有没有权威发出的测试结果?

答3:人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从食品营养学角度讲,所有葡萄糖组成的东西都叫糖,所以,我们把所有葡萄糖组成的产品都叫糖,就是糖类化合物。“抗糖”的问题从营养学角度是不存在的,不健康的。糖是人体必须的能量,所以“抗糖”,营养学家是不支持的。

问4:大学怎么才能心平气和,高效率地学习?

答4:这是个浮躁的社会,不浮躁得靠自己。大学与社会不一样,尽可能抛弃杂念去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问5:怎样看待网红美食,对食品创新,多样化有什么看法?

答5:食品的本质是带给人愉悦感。网红食品把产品包装成娱乐产品,这些东西实际上是释放压力的一种途径,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当成主食,很多东西其实是有毒有害的,不是不可以吃,要少吃,要均衡饮食。

 

 

                                      精彩节选

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一直存在,为什么这么讲,这里面有政治的原因,但我想更多是当时中国政府面临的吃饭问题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到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吨增长到3.048亿吨,这里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起了比较大的作用,新中国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从1979年到1984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增长最快的时期。什么原因呢?我们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到1984年,粮食产量突破8000亿斤,人均粮食拥有量达800斤,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在这一年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习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布朗预测的42.5%的粮食自给率。而且我们不仅粮食市场供给充分,肉蛋菜果鱼等产销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我们现在是“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果盘子”多彩。实现了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活动简介

“双湖语轩”是河南科技学院与青年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共话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品牌,在这里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追寻天下大道,诠释大学真谛;在这里将会有一批深受学生敬仰和爱戴的学者名师带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走进“双湖语轩”,倾听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与广大青年学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传递人生智慧,给予点拨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