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品牌 >> 双湖语轩 >> 正文

【第15期】李国厚教授:新时代、新青年、新成长

2019年10月28日 11:00  (点击次数:

10月24日晚7:30,bat365官网第十五期“双湖语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举行。本期“双湖语轩”以“新时代、新青年、新成长”为主题,邀请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国厚教授任对话嘉宾,来自各学院的26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嘉宾感想

首先,李教授从朱清时院士的故事告诉大家,在关键时期,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把握机会,才能加快自己的成长。

其次,李教授分别从新时代,新青年,新成长三个方面讲述了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引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一:新时代。我国当前正处于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教育素养的提高,我们的素养也有显著的提升。

第二:新青年。经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青年人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国际视野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第三:新成长。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个人成长需要善于利用IT(互联网+)。我们的身份是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想学好,任何理由都不用找,就一门心思想方设法,采用一些措施来提升自己。

最后,李教授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微语录

1.在关键时期,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把握机会,才能加快自己的成长。

2.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教育素养的提高,我们的素养也有显著的提升。

3.我们现在有了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大家掌握了新的东西,了解新的信息都非常方便,接触的面广了,了解的多了,思维就更活跃。

4.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当中应用及其广泛,夸张一点讲,信息技术无处不在。

5.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设备都不断微型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

6.我们的身份是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想学好,任何理由都不用找,就一门心思想方设法,采用一些措施来提升自己。

7.我们要努力落实自己的计划,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年轻人总是喜欢三分钟的热度,不管怎么说,学习的过程还是比较艰苦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定一个目标,做好规划,然后去落实。

8.我们要选好一个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这样就会在众多人面前变得非常出色。

                             嘉宾互动

1.学生提问:进入大学之后加入了学生会,社团以及专业小组,事情比较多,也很忙,该如何安排这些时间呢?

老师回答:你的选择确实很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量力而行,全面发展。

2.学生提问:如果想要转入选择信息工程学院,但又害怕自己转完专业后不能顺利考研,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老师回答:信息工程学院考研也是很不错的,虽然考研率不高,但就业率很好。只要你专业突出,也能考上很好的学校。

                              精彩节选

我国当前处于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没有之一),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高铁、共享单车、网购)。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知识经济推动社会飞跃发展:华为2018科研经费$120亿,全国第一,全球第五,5G领先、备胎工程、201万招博士。道德自觉方面,从老人摔倒无人理睬到车让行人、给救护车让路、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中众多志愿者、新乡环卫工免费早餐可以看出人民的素养在不断的提升。

经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青年人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国际视野开阔,思维更加活跃。长辈们以前都是大学毕业后才出国留学,现在很多青年都有出国、出境留学、旅游、购物的经历,跨国婚恋不再是新闻。由于获得信息十分便利,青年人社会观察更加自主,自我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个性表达更加直接,常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甄嬛体”“元芳体”“陈欧体”等专属语言层出不穷。互联网对青年的影响更直接,手机既是信息交流工具,更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平台,形成当代青年的网络化生存特征,获取信息、认识世界、人际交往、商务活动、日常生活等无网不在,青年人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中庸》曾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努力落实计划,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现在的青年人都是三分钟热度,而学习的过程是比较艰苦的,成功源于拼搏。我们的身份是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想学好,任何理由都不用找,就一门心思想方设法,采用一些措施来提升自己。

                               嘉宾简介

李国厚,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99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2004年获得华北电力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1991年至今一直在河南科技学院工作。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信号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余篇,核心期刊20余篇;主参编教材或著作10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国家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军工项目、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多次荣获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活动简介

“双湖语轩”是河南科技学院与青年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共话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品牌,在这里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追寻天下大道,诠释大学真谛;在这里将会有一批深受学生敬仰和爱戴的学者名师带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走进“双湖语轩”,倾听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与广大青年学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传递人生智慧,给予点拨和启迪!